新生儿都有黄疸,不用看医生?

发布时间:2019/07/01
发布者:北京嘉禾妇儿医院

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科最常见的问题之一。原因是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,胆红素呈橙黄色,因此宝宝的皮肤和组织均染成黄色。大约60%的足月儿和80%的早产儿在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。这在东亚人和美国印第安人中,比例还更高些。

  通俗地说,新生儿黄疸分为:“生理性黄疸”(和宝宝自身胆红素代谢相关,会自然消退)和“病理性黄疸”(是多种因素或疾病导致,需要就医诊疗)。

  生理性黄疸是宝宝生后早期,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在一定范围内的黄疸,一般生后2~3天皮肤开始黄染,4~5天达到高峰,黄疸持续7~10天消退(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也可能持续2~4周)。宝宝黄疸若按这一“时间表”变化,黄疸比较轻,可以观察为主、不用治疗。

  以下几种情况则属于“病理性”:

  黄疸出现过早(出生后24小时内);

 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上升速度太快(每日上升超过5 mg/dl或85 μmol/L);

 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(具体值根据不同日龄而异);

  黄疸持续时间延长,或退而复现;

  直接胆红素增高(超过1.5 mg/dl)。

  有些“病理性黄疸”能找到“病根”,如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;有些是和宝宝围生期的各种因素相关,如母亲妊娠期糖尿病、窒息、头颅血肿、胎粪排除延迟等;也有是宝宝其他系统疾病如败血症,伴随的表现。

  嘉禾妇儿院长表示,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时,大量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,进入大脑基底核等组织。“这会引起急性胆红素脑病,表现为嗜睡、肌张力减低、吸吮差,激惹、角弓反张,甚至发热、尖叫、惊厥等。有些孩子会因此出现智力低下、手足徐动、听觉障碍等后遗症,这被称为核黄疸。”

  由此可见,不是所有的新生儿黄疸都不用管。“病理性黄疸”需要及时就医、查找病因。

  院长还指出,黄疸通常先出现在面部,然后随着血清胆红素的升高,向腹部和四肢蔓延。在自然光线下,根据皮肤黄染部位,能粗略推断黄疸进程。

  因此,如果肚脐以下部位或四肢远端皮肤黄染,说明黄疸较重,应尽快就医。另外,如果宝宝巩膜(眼白)明显发黄,通常黄疸也较重。需要声明的是,“目测法”精度非常低、主观性强,只能作为参考。

多晒太阳能退黄吗?

  “黄疸不要紧,多晒晒太阳就退了。”有的父母这样说。近年确实有相关研究显示日光治疗也有一定的退黄效果。

  2014年,《儿科学》发表一篇在非洲尼日利亚使用过滤的日光,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。在非洲部分地区,医疗资源缺乏,缺乏足够的蓝光治疗装置。研究中,气温大部分在35℃~39℃,把宝宝小床置于室外的帐篷内(宝宝仅穿尿布),帐篷顶部采用有效的有色玻璃窗贴膜覆盖,以过滤大部分的紫外线和部分红外线。结果发现,33%的宝宝由于体温波动(因为太热或太冷),停止晒太阳。宝宝持续晒太阳5小时后,有一定的退黄作用。

  2015年,《新英格兰杂志》也发表了一项在尼日利亚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。研究人员比较了过滤日光治疗和传统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。结果显示,过滤日光治疗的效果不差于传统蓝光治疗。治疗过程中,前者宝宝体温>38℃的百分比例(5%)高于后者(1%),但没有宝宝因为安全考虑(如高热、低体温、脱水或晒伤)而退出研究。

  由此可见,安全晒太阳、退黄疸,至少有3个条件:

  1.持续晒足够长的时间;

  2.气温合适,宝宝能裸露皮肤;

  3.过滤紫外线,避免晒伤。

  如何判断新生儿冷热?

  1.只要触摸婴儿颌下颈部,感觉较暖,就说明给孩子穿戴和覆盖已够。

  2.由于婴儿心脏收缩的力量相对成人较弱,正常情况下血液到达四肢末端——手指和脚趾相对较少,就会出现四肢末端稍凉的现象。如果平日四肢末端总是暖热,反而说明给孩子穿戴或覆盖过度。

京ICP备18016557号-2
电话咨询
在线咨询